當時《開平日報》對南樓守軍壯烈成仁的報道。黃明亮 攝
當時《開平日報》對南樓守軍壯烈成仁的報道。黃明亮 攝
《號角》畫報。傅健 攝
《儒良月報》。傅健 攝
新會天祿鄉(xiāng)抗戰(zhàn)紀念塔。圖由江門市委黨史研究室提供
《勁風日報》積極宣傳抗日救亡。傅健 攝
赤坎南樓。嚴建廣 攝
1943年12月27日出版的《新會周報》第二卷第二期中關于江會之戰(zhàn)的描述。圖由江門市委黨史研究室提供
南樓七烈士雕像。黎禹君 攝
《鶴僑報》。傅健 攝
向賢樓。黎秀敏 攝
《南蓢月刊》。傅健 攝
《新會戰(zhàn)報》。圖由景堂圖書館提供
鐘克夫(鐘華)。黃明亮 攝
馮逸云(左)。黃明亮 攝
南樓七烈士當年寫在墻壁上的遺書已被歲月洗去,但他們的精神永遠流傳。 嚴建廣 攝
那伏日偽軍司令部舊址。黃勝 攝
景堂圖書館展示了艱難護書的歷史。黃勝 攝
????1938年初,中共五邑地方組織在推動抗日救亡運動深入發(fā)展的同時,積極貫徹黨的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政策,爭取地方當局上層開明人士的支持,派出一批共產黨員到各縣當局成立的“抗敵后援會”(前期稱“抗敵御侮救亡會”)等抗日組織里工作,逐步掌握部分領導權,團結各界力量。????面對日軍入侵,五邑民眾在中共地方組織引領下,迸發(fā)出保家衛(wèi)國的磅礴力量,奮起武裝反抗。從江會之戰(zhàn)中搶筑工事的群眾,到荷塘浴血巷戰(zhàn)的自衛(wèi)武裝與村民;從上南村碉樓死戰(zhàn)不退的自衛(wèi)隊員,到天祿鄉(xiāng)殲敵俘寇的壯舉;從南樓七烈士死守殉國的驚天義烈,到三江鄉(xiāng)壯丁隊三次痛擊來犯之敵……眾多鄉(xiāng)民、自衛(wèi)隊員、華僑子弟自發(fā)拿起武器,依托碉樓村巷,以無畏勇氣和慘烈犧牲,同強敵殊死搏斗。同時,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中流》《先鋒隊》等進步報刊,發(fā)出奮起抗爭的吶喊。他們前仆后繼,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氣壯山河的壯歌,沉重打擊了侵略者,彰顯了五邑人民不屈不撓、共御外侮的精神。
民眾奮起 抗擊日軍
????南樓七烈士:堅守要塞奮勇抗敵
????南樓,矗立在開平市赤坎鎮(zhèn)南樓村委會騰蛟村,高7層,共計19.06米,由赤坎華僑、僑眷于1913年所建。
????1944年6月24日,日軍占領了開平三埠,促使當地百姓團結起來,共同抵抗日軍的侵略?!罢窃谶@樣的環(huán)境下,赤坎鎮(zhèn)司徒四鄉(xiāng)的自衛(wèi)隊成立了,而副隊長的重任則落在了從南洋返鄉(xiāng)的華僑后代司徒煦的肩上。在司徒煦的指揮下,這支鄉(xiāng)村抗日武裝在一年多里,屢次有效抵御了日軍的侵襲。”開平市赤坎鎮(zhèn)南樓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司徒卡斯介紹說。
????1945年,日軍在中國戰(zhàn)場上屢戰(zhàn)屢敗,被迫籌劃自中國戰(zhàn)場的撤離。同年5月,日軍在華南的駐軍為迅速自雷州半島轉移至廣州,擬定了經水路撤退的方案。7月,日本侵略者屯兵于開平三埠,意圖打通赤坎水道,以接應自陽江、陽春撤退的殘兵敗將。
????“位于赤坎潭江河畔的南樓,剛好坐落于開平三埠至赤坎水域之間,成為了日軍撤退路徑上的必經之地?!彼就娇ㄋ拐f,“南樓也成為日軍攻克赤坎、打通水路的阻礙?!?/p>
????為了開辟水路通道,日軍不顧一切地想要拔除南樓這顆“眼中釘”。
????1945年7月16日,盤踞在三埠的日軍兵分四路進犯赤坎。當晚,三埠方面的日軍待三路包圍赤坎后,即于水路發(fā)動進攻。司徒四鄉(xiāng)自衛(wèi)隊隊員據守南樓及隔河相對的北樓,抗擊沿潭江進犯的日軍,擊中日軍汽艇,射殺溺斃敵偽多人。17日晚上,日軍分陸路和水路包抄南樓、北樓。北樓的自衛(wèi)隊隊員在敵眾我寡又無援軍的情況下,自行撤退。固守南樓的司徒煦、司徒旋、司徒遇、司徒昌、司徒耀、司徒濃、司徒丙憑樓堅守,以待時機,同時掩護其他自衛(wèi)隊隊員突圍和父老鄉(xiāng)親轉移。
????七人退入南樓后,憑借有利地形不斷打擊日軍。七人在墻壁上寫下的《遺書》中說到:“我等保守騰蛟歷時四日來,未見救援。敵人屢勸我投降。我們雖不甚讀書詩,但對于盡忠為國為鄉(xiāng)幾字,亦可明了?,F在我們已擊斃敵十六名,亦已及相當代價?!?/p>
????數次逼降、勸降,均遭拒絕后,1945年7月25日,日軍意圖快速占領南樓,特地從周邊調遣了威力更大的鋼炮,同時公然無視國際條約,動用了毒氣武器,對南樓展開了猛烈的炮火攻擊。南樓的墻壁在炮火的轟擊下變得滿目瘡痍,伴隨而來的是毒氣彈的侵入,致使七人不幸身陷毒霧,陷入昏迷狀態(tài)后被俘。日軍對七人施以暴行,將他們押解至日軍司令部所在地。
????7月26日,日軍對七人進行了慘無人道的折磨,殘忍地砍斷他們手指與腳趾,甚至割去耳朵與鼻子,還將牙齒全部鑿掉。
????“據村里經歷當年歷史的老人講,面對日軍的暴行,七位烈士寧死不屈。后來,日軍竟慘無人道地將七烈士肢解,拋尸于潭江河中泄恨?!彼就娇ㄋ拐f。
????七烈士堅守南樓前后共計10天,射殺日軍官兵16名,成功拖延了日軍借道僑鄉(xiāng)水路撤退的計劃,彰顯了江門五邑僑鄉(xiāng)人民不屈不撓共御外侮的民族精神。(嚴建廣麥樣歡 李偉杰)
????沙堆那伏“策反戰(zhàn)”:不費一槍一彈智捉日偽軍司令
????7月7日,盛夏的驕陽炙烤著新會區(qū)沙堆鎮(zhèn)那伏村的石板路,蟬鳴聲里,80歲高齡的那伏村老人會會長高光榮領著記者穿過狹長的小路,停在教堂三巷8號的一棟青灰色的華僑老洋樓前。老人拍了拍斑駁的磚墻,激動地說:“當年日偽軍司令方正華就是在這里被活捉的!”
????85年前的那個夏天,一場堪稱“教科書級”的策反行動在這里上演——1940年6月,中共地下黨員成功策反“降軍”,兵不血刃端掉日偽軍華南挺進總隊老巢,生擒司令方正華。這段傳奇,至今仍在那伏村代代相傳。
????1939年冬至1940年春,國民黨頑固派在全國掀起了第一次反共高潮,粵中區(qū)的抗日斗爭遭到反共逆流的沖擊。1939年10月,新會愛國開明人士趙其休向新會縣當局取得番號,組建新會縣義勇游擊大隊(以下簡稱“義游”),親任大隊長,繼續(xù)在古井、背坑、網山一帶進行抗日活動。中共中區(qū)特委布置中共江南區(qū)工委及時安排一批共產黨員加入“義游”,壯大了趙其休的實力,并在該大隊內建立了中共支部。
????1940年2月7日,日偽軍300余人掃蕩古井,從龍泉登岸,重點襲擊“義游”駐地網山,但被“義游”擊退。13日,江會日軍警備司令瀧本親自部署,派出日偽軍800余人,再次進犯古井、沙堆,掃蕩“義游”部隊?!八麄冊谶@里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闭f起當年那段歷史,高光榮依然很激動。
????在日偽軍的大舉進攻下,“義游”特務隊隊長高勤、副大隊長鐘炎如先后投敵,分任日偽軍華南挺進總隊第一、第二聯(lián)隊隊長。日軍占領古井后,由指導官村上坐鎮(zhèn)監(jiān)督,日偽軍華南挺進總隊司令方正華率部盤踞那伏一帶,鎮(zhèn)壓當地民眾抗日斗爭。
????“共產黨員一個都不撤!”翻開黨史檔案發(fā)現,中共中區(qū)特委書記羅范群早已布下“暗棋”——在與新會黨組織商議后,他決定讓多名共產黨員繼續(xù)在“義游”隊內潛伏,暗中聯(lián)絡愛國官兵,曉以大義,等待時機,策動反正。
????“潛伏者”們,在等待一個機會。
????1940年6月初,“義游”隊舉行反正誓師后,部隊迅速兵分兩路:一路直撲那伏村日偽軍司令部,另一路攻打古井據點。“日偽軍哨兵還沒反應過來,‘義游’隊就已經把他們‘包了餃子’?!备吖鈽s介紹道。
????記者站在當年日偽軍司令部的天井里,這座在當年村里數一數二的豪華建筑,如今已無人居住,潮濕的空氣中仿佛還能嗅到歷史的硝煙。
????高光榮雖已年過八旬,但對于上一輩口口相傳的抓捕經過仍記憶猶新:方正華被槍聲驚醒后,慌忙從二樓窗口向外探望,大聲問樓下的高勤槍響的原因。已反正的高勤沉著冷靜地回答:“沒事,槍誤響的,你下來吧?!贝椒秸A剛下樓,高勤便帶著隊員一擁而上,不損一兵一卒,不費一槍一彈,直接活捉了這位日偽軍的司令。
????另一路攻打古井據點的戰(zhàn)斗同樣令人拍案叫絕。在新會縣自衛(wèi)團第二大隊的配合夾擊下,“義游”活捉日偽軍大隊長一名,古井據點日偽軍600余人被殲、瓦解。指導官村上慌不擇路,竟然逃竄至龜山下匿藏求救,最終逃回江會后被革職。
????“這次大捷,開創(chuàng)了廣東民眾武裝抗日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范例,更加鼓舞了江門五邑抗日軍民抗擊日本侵略者的信心?!敝泄步T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陳新明說。(葉田 黃勝 黎秀敏)
????多場戰(zhàn)役:打擊日軍囂張氣焰
????1939年3月下旬,日軍正式實施向粵中區(qū)擴張入侵的作戰(zhàn)計劃,準備首先攻占新會縣的重要商埠:江門、會城。3月27日,日軍出動飛機,對江門、會城進行狂轟濫炸,并于第二天調集2800多兵力,突破了鶴山縣國民黨守軍的防線,分水陸兩路從東、北兩面逼近江門。
????3月30日,在飛機、炮火的掩護下,日軍以戰(zhàn)車開路,夾擊江門城區(qū)。國民黨第四戰(zhàn)區(qū)第五游擊區(qū)縱隊轄下的守軍與日軍展開激戰(zhàn),由共產黨員等組成的政工隊也堅守前沿、救治傷員,激勵官兵英勇抗敵。當日下午,國民黨守軍無法阻擋進攻,只得退守城外,江門隨之失陷。為阻擋日軍向會城推進,國民黨駐臺山的廣東省保安第七團被急調趕赴新會。中共新會縣委也迅速派出共產黨員連夜組織群眾,在都會一帶配合國民黨守軍挖戰(zhàn)壕、筑工事,加強軍事防守。
????4月1日,日軍繼續(xù)向會城逼近,遭到國民黨守軍堅決抗擊,雙方傷亡慘重。4月2日,日軍急調步兵隊增援,突破國民黨守軍防線,會城終告失守。
????江門市委黨史研究室黨史專家表示,江會之戰(zhàn)雖然以江門、會城淪陷告終,但此戰(zhàn)使日本侵略者意識到在五邑地區(qū)推進之困難,對開平、臺山、恩平等地免于全部淪陷起到了重要作用。
????1940年1月19日,因要捉拿襲擊了兵器庫的荷塘村民,日軍兵分兩路進攻荷塘。荷塘地區(qū)早已在中共荷塘支部的多方協(xié)調下,建立起由青年抗日先鋒隊隊員為骨干的荷塘抗日武裝——新會縣民眾抗日自衛(wèi)團獨立第二中隊,并已在中共荷塘支部的教育和訓練下,成為一支具有良好政治、軍事素養(yǎng)的隊伍。面對來犯日軍,第二中隊立即組織起來,與荷塘群眾一起英勇抗擊,在篁灣村與日軍展開了激烈的石山巷戰(zhàn)。襲擊霞村的日軍掉頭增援篁灣,進而占領牛山,與占領象山的隔嶺村村民交戰(zhàn)。后來日軍占領象山,掃射村民,導致村民死傷慘重。日軍在良村占領了制高點“長生會”,隊員和群眾英勇抗敵,3次反攻“長生會”。荷塘的戰(zhàn)斗從早上7時持續(xù)至傍晚。最后,進犯日軍在前來增援的炮艦掩護下,借著夜色才得以狼狽脫逃。隨后,中共荷塘支部組織群眾轉移,避開了日軍于翌日的再次進犯。
????在1944年7月的上南村抗戰(zhàn)中,五邑民眾同仇敵愾,自衛(wèi)隊死守向賢樓,與敵激戰(zhàn)一天一夜。5日拂曉,日軍為了解決物資問題,派出日偽軍500多人進犯臺山四九鎮(zhèn)南村,被南村自衛(wèi)隊擊退后,于7月10日拂曉再次組織日偽軍1200人進犯四九鎮(zhèn)。上午9時左右,日偽軍集中入侵上南村。上南村自衛(wèi)隊的50多名隊員重點分守7座碉樓抗擊日偽軍。敵軍死傷一批后調來兩門鋼炮炮轟碉樓。上南村各碉樓毀壞嚴重,隊員開始撤退。唯有村中心的向賢樓堅固難摧。8名自衛(wèi)隊隊員死守向賢樓,與敵激戰(zhàn)一天一夜,直到彈盡糧絕。敵人用小鋼炮打穿了墻壁,8名隊員不得不以樓內的布條為繩子進行撤退。不料,敵人在碉樓周圍埋下了地雷,自衛(wèi)隊隊員譚德堯當場被炸死,李德勝和蔡介想當場被捕,后慘遭殺害。(黎禹君黎秀敏 華瑩)
????三江激戰(zhàn):軍民三次痛擊日偽軍
????1939年4月2日,新會會城淪陷。隨后,日軍不斷進犯各鄉(xiāng)鎮(zhèn)。
????位于銀洲湖畔的新會三江,地處水陸交通咽喉。這里既是日軍打通崖門、磨刀門水上交通要道的必經之地,也是陸路交通的樞紐重地。
????“當時,在各地黨組織的推動和幫助下,粵中區(qū)尤其是五邑各縣鄉(xiāng)村間,以共產黨員及抗先隊隊員為骨干的抗日自衛(wèi)隊、壯丁隊、護耕隊等民眾抗日武裝紛紛成立,展開了一次次保家衛(wèi)國的斗爭。在新會三江,當地黨組織通過爭取愛國開明人士趙其休的支持,推動該鄉(xiāng)成立了抗日聯(lián)防委員會(以下簡稱‘鄉(xiāng)防會’),并組建了一支300多人的壯丁隊,于1939年連續(xù)三次痛擊來犯的日偽軍,狠狠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敝泄步T市委黨史研究室相關黨史專家介紹。
????1939年6月2日,日偽軍挺進隊800余人進犯三江。三江壯丁隊奮勇抗敵,鄉(xiāng)防會中的共產黨員發(fā)動青年參加戰(zhàn)斗,發(fā)動群眾將餅食、茶水送上前方,眾志成城擊退日偽軍。
????8月19日,日偽軍2000余人再犯三江,壯丁隊堅決反擊,又殲其一部。堅持數天后,終于將日偽軍擊退。
????日偽軍不甘心一敗再敗,9月2日,出動海陸大部隊三犯三江。因實力懸殊,一番激戰(zhàn)后三江壯丁隊被迫撤往古井鄉(xiāng)。
????日偽軍攻占三江后,大肆燒殺搶掠,屠殺群眾400余人,燒毀民房、店鋪1600多間,葵寮700多間。日軍的侵略暴行,更加激起新會民眾義憤。黨組織帶領三江民眾的英勇抗敵事跡,也極大地鼓舞了粵中區(qū)人民抗日的堅定信心。
????為紀念在三江抗戰(zhàn)中犧牲的鄉(xiāng)民,當地在三江鎮(zhèn)聯(lián)和村馬坑山修建了抗戰(zhàn)烈士墓園。這里青山綠樹環(huán)抱,由一條水泥村道與毗鄰的村落連通。如今,三江聯(lián)和抗戰(zhàn)烈士墓園已成為新會區(qū)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年清明節(jié)前后有很多村民和中小學生前來祭奠。(葉田 黃勝 趙金媚)
????相關鏈接
????鶴山詠春大師馮朝振:身懷絕技 屢懲日軍
????江門鶴山人文薈萃,同樣也有尚武的風氣。鶴山古勞水鄉(xiāng)作為詠春拳之鄉(xiāng),抗日戰(zhàn)爭期間,民間掀起練武熱潮,尚武精神也得以在此傳承發(fā)展。
????記者從鶴山市檔案館獲悉,抗日戰(zhàn)爭時期,面對帝國主義入侵威脅,不少鶴山人靠習武自衛(wèi)、自立、自強,采取“以武救國”方式,以拳護國、以武振氣,在舊時的中國奮起反抗,護衛(wèi)一方平安。馮朝振就是其中之一。
????據鶴山市檔案館黨史股相關負責人介紹,馮朝振(1921—2012)乃古勞木便村人,是梁贊古勞詠春拳的再傳弟子。據悉,練就一身詠春拳的馮朝振一身正氣,經常幫助鄉(xiāng)民抵御山賊侵擾。
????然而,其恩師的一番話點醒了馮朝振——“山賊只是暫時的,真正危害我們民族的是日本侵略者。你應該用自己的本領保家衛(wèi)國?!?/p>
????聽聞此言,馮朝振有如醍醐灌頂,找到了習武的真正價值所在,毅然參加了西江抗日游擊隊。其間,馮朝振在一次運糧途中偶遇日軍搶糧,他與同行人淡定應對,憑借過硬的功夫,伺機殺死搶糧日軍;還有一次,馮朝振與隊友三人夜?jié)摯笱闵较陆苤薮澹晒財嗳哲娡ㄐ啪€路。
????抗日戰(zhàn)爭時期,像馮朝振這樣身懷絕技同時又心懷滿腔報國熱情的習武之人前赴后繼,以實際行動,乃至付出生命的代價,奮勇抗擊侵略者,以一身絕技護家國周全。(諶磊)
以筆為戈 反抗侵略
????五邑報刊:
????積極宣傳抗日、鼓舞斗志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赝欠闊煆浡膽?zhàn)爭年代,中共江門五邑地方組織通過各種渠道在報刊進行宣傳,發(fā)出了奮起抗爭的吶喊。記者曾在20年前采訪過當時仍健在的五邑籍老報人鐘華、馮逸云(如下圖)等,他們向記者講述了相關情況。
????《民權報》“春天”副刊 鼓勵青年投身抗戰(zhàn)
????1937年3月,中共江會支部根據抗日救亡運動發(fā)展的需要,領導建立了春天讀書會。為了擴大春天讀書會在社會上的影響,加強對廣大人民群眾的抗日救亡宣傳,中共江會支部在《民權報》開辦了“春天”副刊。從1937年5月下旬到1938年1月下旬,共刊出29期,為推動新會抗日救亡運動的興起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當時在《民權報》任兼職記者的鐘克夫(即鐘華),被黨組織安排在報社工作。
????鐘華后來撰文回憶:“那時陳翔南和黃文康等同志,要在報紙上附刊一份名叫‘春天’的周刊,作為思想啟蒙和宣傳抗日的陣地。他們通過師范學校的同學,輾轉托我向報館提出要求。剛好那時我在《民權報》當兼職記者,總編輯施見三是我的老師,編輯黃卓凡、經理趙沛淮與我都是知交,于是一撮即合。‘春天’一出,不僅黨有了一個公開的宣傳陣地,而且它還以嶄新的面貌,新穎的文風,引導、鼓舞了青年上進,投身到抗日救亡運動中去?!?/p>
????《勁風日報》
????舉辦抗日救亡征文賽
????1937年抗戰(zhàn)爆發(fā)前后,李嘉人、陳仲博、朱伯濂、雷均祥等進步知識分子,先后從外地回到家鄉(xiāng),參加臺山《勁風日報》等編輯工作。他們以《勁風日報》為陣地,開展抗日救亡活動,宣傳共產黨的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政策,鼓舞全民團結,共同抗日救國。
????1937年冬,李嘉人、朱伯濂、伍示月、梅龍夫、許鴻羨等,成立了臺山青年抗敵同志會,主要負責人是李嘉人、朱伯濂、伍示月。《勁風日報》舉辦抗日救亡征文賽,并提供樓下為會址,由共產黨員任評委,獲獎作品在該報刊出。
????共產黨員掌握輿論工具
????發(fā)表我黨主張
????1939年12月,國民黨掀起了第一次反共高潮,各地抗戰(zhàn)團體和組織遭到解散,抗戰(zhàn)活動受到壓制。
????1940年四五月間,中共江南區(qū)工委為廣辟宣傳陣地,把宣傳抗日推向深層次發(fā)展,以新會縣政府機關的名義出版《新會戰(zhàn)報》。共產黨員鐘華、戚遠分別任主編和發(fā)行員,中共江南區(qū)工委成員冼堅以“動委會”宣傳股主任的公開身份參與編輯工作。該報宣傳共產黨堅持抗戰(zhàn)、團結、進步的方針,堅決反抗反共逆流?!缎聲?zhàn)報》很受讀者歡迎,最高日銷量達3000份,創(chuàng)當時粵中地方報紙發(fā)行量的最高紀錄。
????1944年1月,施見三引薦鐘華為《新會周報》的副總編輯。鐘華曾經回憶道:“我提出改版計劃,將32開小冊子改為四開四版小報,內容包括一周抗戰(zhàn)形勢等。同時引薦幾個青年進入報社……第21期起以報紙的形式、嶄新的面目同讀者見面,銷量翻番?!?/p>
????我黨自辦報刊
????有力推動抗日斗爭深入開展
????同時,我黨也在時機成熟時自辦報刊引領輿論。
????1939年5月,中共中區(qū)特委創(chuàng)辦了特委機關理論刊物《中流》半月刊,由李木子為總編,司徒豐(司徒毅生)任社長。特委利用《中流》,大力宣傳黨的抗日方針政策,報道八路軍、新四軍及其他抗日部隊抗擊日軍的英勇事跡,不斷對黨員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抗戰(zhàn)必勝的信心。
????1939年,臺山黨組織以“廣東青年抗日先鋒隊臺山縣隊部”名義出版油印報紙《先鋒隊》。該刊主要編寫者之一是許鴻羨(1919—1945),臺山水步龍榮里人。1938年夏,他參加了臺山抗戰(zhàn)知識研究班學習,并加入中國共產黨。(傅健 黎秀敏)
????五邑僑刊:
????曝光侵略者罪行 報道華僑救國行動
????抗戰(zhàn)期間,受戰(zhàn)事影響,五邑地區(qū)鶴山、新會、臺山、開平先后淪陷,郵路中斷,僑匯斷絕。原有的100多份僑刊大多數被迫停刊,只有一小部分僑刊堅持出版、勉力維持。同時,中共開平、臺山地方組織,爭取開明人士支持,利用或直接掌握鄉(xiāng)間由華僑、僑眷辦的《潭溪月刊》《儒良月報》《戰(zhàn)時莘村》《大亨青年》等僑刊,廣泛開展抗日宣傳??v觀這一時期僑刊的內容,主要有以下3個方面。
????曝光日本侵略者的罪行,反映戰(zhàn)時五邑人民的生活狀況。臺山附城的《朱洞月刊》出版了《臺山“九廿”事變特號》,詳細報道了日軍入侵的滔天罪行、臺山人民英勇抗敵的可歌可泣事跡、全縣各區(qū)鄉(xiāng)的損失情況。該刊既有深入的評論,又有淪陷前、淪陷時、淪陷后的物價比較表,怒斥了奸商大發(fā)國難財的惡行,號召全鄉(xiāng)人民團結抗戰(zhàn)?!讹L采月刊》在日軍攻陷并洗劫開平后刊登了記錄文章?!敦褂⒓究贰度≡驴贰稇研裉乜?,都辟有“又多一頁血債”專欄,歷數日本飛機狂轟濫炸所帶來的巨大災難。
????積極鼓動全民抗日,反對投降主義。1938年10月30日出版的《開平人報》第一卷第七期封面文章寫道:“一念之差,興亡所系!堅定信念,至死不渝!”1939年《大亨青年》創(chuàng)刊號刊登了抗日歌曲,歌詞鏗鏘有力:“我們是英勇的抗日先鋒隊,我們是一支鐵的隊伍,我們不怕敵人的殘暴,也不怕艱難和痛苦。喂!同志們,努力奮斗,為祖國爭自由……”
????積極報道海外華僑抗日救國行動。1937年出版的第三十四期《新寧雜志》,在“本縣新聞”欄目發(fā)表了《愛國青年北上抗敵》一文。該文介紹了生于華僑家庭的梅云準,1934年在美國航空學校畢業(yè)后,次年歸國參加廣東空軍,立志殺敵衛(wèi)國。七七事變后,他告別父母和新婚妻子,北上抗敵,還致書親友說:“島人謀我,日甚一日,九州山河,朝夕難保,男兒為國犧牲,此正其時。弟決盡(注:應為‘竭盡’)所能,為國效力,馬革裹尸,固所愿也。二周間,啟程北上,行期在即,無暇覿晤,謹此告別……”《新長塘》第十、十一期刊載了1940年8月25日發(fā)出的《紐芬蘭華僑拒日救國會訊》:“現暑天將過,寒冬又來。近來中央擬于十月以前募集寒衣捐款,千萬元,趕制寒衣,以為將士御寒。”
????這一時期,僑刊還有一個顯著特征,就是封面出現了大量的抗日圖畫。如《南蓢月刊》復刊第四卷第四期,封面就是以抗日為主題的圖,在大炮的背景下,中國戰(zhàn)士與拿著匕首的日軍殊死搏斗;《呼聲月刊》創(chuàng)刊號封面,畫了一個振臂高呼的青年;《赤溪月刊》1938年出版的自衛(wèi)專號,直接使用了該縣民眾抗敵自衛(wèi)大隊會集會的新聞照片,這在當時是很少見的?!度辶荚聢蟆返谌淼谑?,封面是一位騎馬翻山越嶺的將士,回頭召喚后面在山谷中蜿蜒行進的部隊快速前進。整個隊伍裝備精良,整齊有序,氣勢磅礴,給人以力量和勇氣。1938年8月出版的《潭溪月報》,封面則是旗幟下一名握槍的戰(zhàn)士。還有一些僑刊封面雖沒有插圖,但把抗日的言論或目錄提至封面,更直接地鼓舞了民眾。(傅?。?/p>
????景堂圖書館:
????在戰(zhàn)火中搶救圖書
????走在新會區(qū)會城街道仁壽路上,一處民國復古洋樓在繁華處盡顯清幽恬靜。它就是1922年由旅港新會人馮平山先生籌資興建的景堂圖書館。該館1925年免費向大眾開放,到抗日戰(zhàn)爭前,已發(fā)展成為“備學者之研究,文人之欣賞,一般人士之瀏覽翻檢”規(guī)制完備的圖書館,與當時內地及香港的圖書館交流頻繁。截至1938年底,景堂圖書館全館藏書65255冊,另有掛圖690幅。
????1938年,日軍侵華戰(zhàn)火燃至廣東,馮平山之子馮秉華密切關注戰(zhàn)局發(fā)展,頻頻去函新會,與李明若先生商議包括景堂圖書館藏書的安置等應對戰(zhàn)爭的問題。據時任景堂圖書館負責人李儀可先生1987年回憶:“當時有兩種方案:第一,將現有圖書全部運存香港;第二,與縣府同進退,準備深入鄉(xiāng)村,宣傳抗日,將圖書分為三部分,一是把珍本、叢書等運存香港,二是將一部分圖書運到鄉(xiāng)村,宣傳抗日,三是將部分圖書仍存總館,以免動搖人心。后來馮氏裁定第二方案?!?/p>
????“在國難當前,面臨浩劫時,景堂圖書館沒有一關了之,而是選擇繼續(xù)服務,并最大限度地保護館藏圖書。”景堂圖書館現任館長譚紅霞介紹。
????一方面,景堂圖書館將圖書疏散到羅坑和凌沖分館開放,之后合并到凌沖。1941年增設天亭分館,直到1944年,該館停辦。另一方面,景堂圖書館將準備寄存香港的珍本叢書,按照安排好的路線送往香港。為確保安全,馮秉華發(fā)動了香港、澳門和新會的親屬及各種人脈關系,安排好各環(huán)節(jié)負責人,并做好了萬一受阻的處置方案。
????1939年4月2日,會城淪陷,日軍進入位于仁壽路的景堂圖書館,將尚存的書籍、家具等拋出街外,任人取走,或招人到館搬取。全館幾乎搬清后,日軍將之霸占為憲兵司令部,后又為偽警察所。
????戰(zhàn)后,據李儀可記錄,在新會收回圖書1333冊和少量設備。1949年3月,館存《一九四九年度各種表冊(一)》載:“收到由穗運回存港圖書二十五箱”。經清點,計有圖書16497冊。經查驗,除部分有已干的水漬外,沒有特別明顯的損壞。
????1949年10月,景堂圖書館重新開放。據李儀可回憶,“復館時,尚存之圖書三萬余冊”,“馮秉芬昆仲于復館時表示,準備繼續(xù)購置,充實館藏”。至此,歷經日軍洗劫的景堂圖書館再次為大眾打開“智識府庫”的大門。(傅?。?/p>
????參考文獻:
????《中國共產黨江門地方史(第一卷)》,中共江門市委黨史研究室編著,2008年10月出版,廣東人民出版社。
????策劃:谷江民 謝敏 統(tǒng)籌:傅健 王鼎強 王平強
掃碼看視頻
掃碼看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