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價九十九元的LABUBU掛飾被炒至兩千六百元
??線上線下瘋狂掃貨的盲盒“黃?!痹撊绾沃卫恚?/font>
??近期潮玩市場“爆款”IP,LABUBU當之無愧名列前茅。一段時間以來,這個咧嘴露齒笑的“丑萌”小怪獸形象活躍在各大輿論場,就連海內外一眾明星也紛紛化身“野生代言人”,進一步將這個潮玩IP的熱度推向全球。
??然而,《法治日報》記者注意到,LABUBU系列火爆后出現了大量“黃牛”炒價的身影——浙江杭州西溪天街店開業(yè)即關停,500人長隊中,“黃?!笔褂猛鈷燔浖款A約,雇人“端盒”掃貨,普通消費者只能“望洋興嘆”;在二手交易平臺上,原價99元的LABUBU掛飾一度被炒至2600元;還有“黃牛”6人團隊在LABUBU爆火首周凈賺37萬元,原價594元的整盒盲盒轉手賣2100元,99元隱藏款掛飾最高以7800元成交。
??線下哄搶掃貨、線上“科技”搶貨,轉而以原價數倍甚至數十倍價格倒賣?!包S?!辟嵉门铦M缽滿,普通消費者的權益該如何保障?如此“提貨”該如何治理?記者近日對此展開了調查。
??溢價數倍兜售盲盒
??不久前,LABUBU新品系列線上發(fā)售,北京女孩辛女士緊盯著發(fā)布時間,提前做好加購準備,可一到點進入頁面,貨瞬間沒了,付款界面卡頓退出??赊D眼在社交平臺、二手交易平臺上,就出現這些新品的高價轉賣信息。99元一個的掛墜最高時候被炒到上千元。
??“沒有愛好者會搶到后就立馬高價賣出,這是倒賣盲盒的‘黃?!艜龅氖??!毙僚空f。
??北京市民張女士則是在現場見證了“黃?!钡寞偪瘛=?,泡泡瑪特在北京東城某商場開了主題快閃店,張女士成功預約后,于當天商場10點開門前趕到現場,發(fā)現已經排起了長隊,隊伍里有不少“全副武裝”的大哥,自帶小馬扎,拎著大購物袋,不斷交流著“端幾箱”“進去直奔搪膠系列”。10點一到,店員依次讓購買者排隊進入,排在前面的幾名男子又開始不停招攬新來的“自己人”擠進隊伍前列,有名男子直接問正在排隊的張女士“要買什么,一會兒從我這買,排到你肯定沒貨了”。
??排在前排的幾名男子很快從店里出來,他們攜帶的幾個大購物袋被塞得滿滿當當,甚至直接現場做起了生意。原價69元的盲盒賣200多元,捏捏系列只能花500多元整箱購買。因為一個ID賬號只能入場一次,不少“黃牛”買完后,還向排在隊伍前列的其他人拋出“橄欖枝”,讓其入場后幫著買盲盒,出來后提供報酬。
??“太夸張了,他們這么一來,排在后面的普通消費者根本啥也買不到!”等張女士入場時,果不其然,熱門款式已被掃蕩一空。
??記者調查發(fā)現,為了“搶占”更多盲盒,在線下,“黃?!倍嗳溯啺喽资?,霸占自動售貨機或即將上新的門店,一上貨就拿走;在線上,黃牛使用搶單軟件、刷單軟件等,新品上線3秒就能清空,普通消費者根本沒有機會買到。
??記者在某二手交易平臺檢索“搶貨神器”等關鍵詞后跳出大量此類商品,如“泡泡瑪特小程序自動搶補貨,基本無延遲,搶到就是賺到”“泡泡瑪特正版自動點擊器”等。這些所謂的“腳本”價格在10元到50元不等。軟件賣家還提供從軟件下載到系統(tǒng)安裝,再到搶貨實操的教程。
??記者在一名賣家發(fā)來的演示視頻中看到,打開“腳本”后,搶購界面連點器以肉眼無法捕捉的速度不斷刷新、搶到貨后秒付款。“(別人)都用這個,你自己搶怎么可能搶得到?”該賣家說。
??經營方有防范義務
??6月18日,泡泡瑪特官方在線上渠道大量補貨LABUBU 3.0“前方高能”等盲盒系列,不少消費者在社交平臺曬出搶到的預售訂單,直呼“終于能原價買到了”。隨著官方補貨,二手交易市場的“天價”LABUBU有所回落,但仍溢價不少。例如,99元一個的“怪味便利店”系列耳機包,在二手交易平臺的價格仍被炒至400多元。
??記者調查發(fā)現,這種官方補貨信息也成了“黃?!钡馁嶅X方式。在社交平臺上,不少賬號會在“補貨預告”文案或置頂評論區(qū)內提示“加群獲取內部信息”。記者進群后,群內發(fā)來消息提示要進一步“付費進入內部群,獲得一手信源”。記者點擊群主提供的鏈接,跳轉到商品下單界面,要花18.8元購買“突襲補貨通知入群資格”,稱“都是內部消息”。
??據悉,品牌方已采取措施遏制“黃?!?,如線上小程序執(zhí)行限購兩盒,部分門店試點“人臉識別+手機綁定”雙重驗證等,但部分門店工作人員反映效果并不理想。
??此外,辛女士等多名受訪者稱看到有工作人員幫后來者插隊留盲盒,質疑“黃牛”與盲盒公司內部人員有勾連,甚至有門店在縱容“黃牛”炒價行為。
??記者梳理發(fā)現,反不正當競爭法明確禁止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根據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發(fā)布的《盲盒經營行為規(guī)范指引(試行)》,品牌方應采取措施防止惡意炒作,包括設置購買限制、記錄用戶購買行為、避免炒作稀缺性等。
??對此,北京德和衡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馬麗紅認為,經營者應當履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guī)定的公平交易義務,應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消費者都能公平購買,若品牌方默許或變相縱容“黃?!背醋?,甚至通過“饑餓營銷”等方式制造商品稀缺性,誘導市場炒作和非理性消費,可能涉嫌縱容或協(xié)同不正當市場行為,構成擾亂市場秩序罪。此外,品牌方還應積極行使商標權,打擊仿冒品以保護消費者利益。
??推進立法強化執(zhí)法
??受訪專家認為,盲盒“黃?!蓖ㄟ^霸占自動售貨機,利用外掛程序、人機協(xié)同等手段,大量搶購熱門產品,再加價轉售的行為,不僅嚴重擾亂市場交易秩序,也直接損害了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與選擇權,具有明顯的社會危害性,應與熱門演出、展覽、景區(qū)、醫(yī)院等領域的“黃牛”同樣受到依法打擊與治理。
??在北京星權律師事務所副主任甄景善看來,盡管倒賣盲盒行為危害性明顯,但在實務中,治理盲盒“黃牛”仍存在多個難點:
??法律規(guī)定滯后。傳統(tǒng)法律意義上的“黃?!币话闶侵傅官u有價票證的人,而對于隨著社會發(fā)展出現的“倒賣”新形態(tài),是否應當予以規(guī)制、如何予以規(guī)制,均缺乏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依據?,F階段,對于部分“黃牛”通過合法渠道批量購買后加價轉售的行為,通常只能依據反不正當競爭法進行規(guī)制;
??技術手段升級,品牌方或平臺難以遏制。部分“黃?!辈捎谩胺植际讲僮鳌辈呗?,如使用多人團隊遠程操控大量設備、模擬人機操作、動態(tài)更換IP地址等,導致平臺難以通過封號、限購等措施有效遏制;
??刑事打擊存在門檻。雖然“黃?!笔褂猛鈷斐绦驌屬徔赡苌嫦訕嫵煞欠ǐ@取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數據罪或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罪,若達到一定數額還可能構成非法經營罪。但在實踐中,由于單個訂單金額小、行為分散等原因,難以達到刑事立案門檻,打擊效果有限。
??因此,他建議,進一步完善立法體系,并加大執(zhí)法力度。相關部門推進專項立法,明確禁止外掛搶購、人機協(xié)同、線下霸機囤貨等具體行為,讓執(zhí)法做到有法可依。同時將情節(jié)嚴重的盲盒“黃?!毙袨檎J定為非法經營罪的情形之一,納入刑法打擊范圍。加大監(jiān)管與處罰力度,對惡意哄抬價格的“黃?!比后w,以及未盡監(jiān)管義務、放任炒價的銷售平臺或品牌方依法予以追責。構建多部門協(xié)同治理機制,由公安、市場監(jiān)管、網信辦等部門聯合執(zhí)法,實現從線上到線下的全鏈條治理,對外掛軟件黑產、現場暴力搶購以及二手平臺上高價倒賣行為進行全方位打擊。
??“品牌方還應落實實名限購機制,對普通款設置合理的限購數量,對特別熱門款則采用預約抽簽制,通過公平隨機的方式分配購買資格。加強技術防控手段,通過大數據分析識別異常購買行為,如短時間內同一設備或IP地址下了多筆訂單。優(yōu)化供應鏈管理,適當增加熱門款的產量和補貨頻次,并建立完善的產品溯源體系,為每個未拆封盲盒賦予唯一編碼,實現從生產到銷售的全流程追蹤?!闭缇吧普f。(記者 孫天驕)